<output id="1tl0i"></output>
  1. <p id="1tl0i"><del id="1tl0i"><b id="1tl0i"></b></del></p>

    <table id="1tl0i"></table>

  2. <bdo id="1tl0i"><span id="1tl0i"></span></bdo>
  3. 您當前的位置: 水產網首頁 >>> 行業資訊 >>> 行業動態 >>>湖北:“蝦稻共作、稻漁種養”模式蓬勃興起(圖)

    湖北:“蝦稻共作、稻漁種養”模式蓬勃興起(圖)

    水產網  時間:2019/9/4 11:22:00來源:湖北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:525

    蝦稻共作

      綠油油的稻田連接成片,小龍蝦在稻田的溝渠自由生長,荊州市雙柳樹稻蝦連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仁華介紹,預計年底,綠色水稻和小龍蝦可實現產值4000萬元以上,效益是單一種稻的3至5倍。

      追求品質的路上無止境。今年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《湖北省“蝦稻共作稻漁種養”產業發展規劃(2019-2022年)》,全省將完善“蝦稻共作、稻漁種養”標準化技術體系,建設“蝦稻共作、稻漁種養”標準化示范區,打造稻田綜合種養的“升級版”。其內涵是倡導綠色發展,種植綠色水稻,養殖綠色水產,通過農藥化肥減量,強化投入品監管,保證環保設施到位,水源不受污染,確保綠色。今年全省已新增稻漁綜合種養面積91萬畝,總面積達到680萬畝,居全國第一,18個縣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超過10萬畝。

      “蝦稻共作、稻漁種養”,實現水稻水產產業和生態環境的多贏,但產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。“稻田種養的田間布局及相關技術需要進一步規范。”華中農業大學“雙水雙綠”研究院院長顧澤茂說。從理論上講,稻田種養充分利用了稻田水面、土壤和生物資源,稻蝦共作可實現水稻、小龍蝦共贏。顧澤茂在實際調研中發現,由于涉及水稻種植和動物養殖兩大產業,常有相矛盾的地方,如蝦稻接茬時間差異、蝦稻二者爭地爭水等問題。顧澤茂介紹,為協調矛盾、實現雙贏,保障稻田種養體系的可持續發展,需要建立和規范使稻田種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優的耕作制度、田間布局、綠色種養及病蟲害防控技術。

      除此之外,重蝦輕稻現象普遍存在,稻蝦共作理念的價值尚待開發。顧澤茂說,需要培育適合稻蝦種養專用型水稻品種,大幅度提升稻米品質,全面采用綠色生產技術,保障食品安全,形成高檔稻米品牌以提升價值。

      據了解,湖北省已經成立蝦稻產業聯盟,實行“研-產-銷”一體化,實現科研驅動產業,通過變革,延長產業鏈、三產融合打造“稻蝦田園綜合體”。

    水產網編輯:agronetshenqi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
    破外女出血视频全过程
      <output id="1tl0i"></output>
    1. <p id="1tl0i"><del id="1tl0i"><b id="1tl0i"></b></del></p>

      <table id="1tl0i"></table>

    2. <bdo id="1tl0i"><span id="1tl0i"></span></bdo>